top of page
搜尋

一天只要三十分鐘,擁有數學頭腦!

作家相片: 專業數學家教 劉豪專業數學家教 劉豪

許多學生都是考前一週才在準備,更扯的是還有前三天才準備的。數學、自然這類需要長期累積的學科能力,更是需要逐步累積能力。


我教學生一個方法,每天練習三十分鐘數學就好(是練習,不是看),不管解了幾題,或解不出來都可以,要實在的花三十分鐘練習數學,當然有空的時候要找老師、同學討論,把不會的問題補起來。當然,效果想要更好,可以一天一小時,但是分成兩次練習。


因為大腦真正在理解數學的時間,是平常腦袋放空的時候,腦袋會轉換成「發散模式」,這也是過去許多科學家在用的方法,例如:有科學家在樹底下發呆,被蘋果砸到,所以開始研究地心引力,這是牛頓的故事。許多數理方面的專家,都知道腦袋發散模式的重要,思考打結時,總是會到外面散步,讓頭腦放空,開啟發散模式。


告訴這個原理讓學生知道之後,學生總是坦白,自己就是考前兩天才看數學的,而且有些學生只是看,沒有算,或看著詳解算,題目沒有自己思考過,考試的時候頭腦當然也轉不動。

沒有練習,不要幻想考試時突然都會寫。


可以思考看看,平常不練習數學,考前才看數學的人就好像從不練習打籃球,只有每天看NBA籃球比賽,自己的籃球就變強了嗎?而且還是打籃球的前一天才狂惡補看球賽。


還是得透過想像練習,在腦中不斷的想像怎麼打,再透過刻意的練習,在場上不斷重複練習一樣的動作,再配合體能訓練,才有辦法提升籃球能力。不管是籃球、騎腳踏車、開車,還有數學或是任何技能,都得不斷的練習。


對於自制能力佳的孩子,我甚至會跟孩子打賭:每次段考的準備時間約45天,假設你的初始分數是90分,那麼只要一天沒有算三十分鐘的數學題,就扣兩分。幾個學生試驗過,每次最後出來的結果,總是相差不了太遠。


想提升數學的孩子,不妨試試「三十分鐘練習法」,下次考試結束再跟我分享成果吧!

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愛上數學:實用建議與策略

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愛上數學:實用建議與策略 家長在孩子的數學學習中扮演著關鍵角色,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,幫助家長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: 1. 創造正向的學習環境 避免負面語言:不要說「數學很難」或「我也不擅長數學」,以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恐懼或抗拒。...

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數學弱點?九大實用策略分享

數學對許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,但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,任何人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找到成就感。以下整理了九大實用策略,幫助學生逐步克服數學上的弱點,並建立對數學的興趣與自信心。 1. 診斷問題根源 在解決問題之前,首先要了解問題的所在: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